当前位置:剪辑精灵时尚名著研读计划书目
名著研读计划书目
2022-05-23

推荐书目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对某本书是否足够“经典”都会有不同的意见。不过,我们有自己的选择标准,本书目的遴选基本原则是最大程度的做到经典性与深刻性的统一、层次性和整体性的统一。这是一个很高的标准,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这个推荐书目一定存在很多问题,真诚希望同学和老师能够提出和意见,我们会根据反馈意见进行调整,以进一步完善我们的工作。谢谢!

(1) 理查德·莱特.穿过金色光阴的哈佛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

(2) 德雷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5) 陈春花.从现在出发——大学生的七项.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6) 李泽厚.美的历程(修订插图本).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3) 威廉·魏施德.后楼梯——大哲学家的生活与思考.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5) 宾克莱.理想的冲突—社会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商务印书馆,1983年

(1)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世界史纲(上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4) 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20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

(6)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4) .公天下:多中心治理与双主体法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6)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

(6) 彼得·马丁.全球化陷阱——对和福利的进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2) 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1) 彼得·圣吉.第五项: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

(2)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让管理发挥绩效的7个基本概念.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

(8) 齐宝森,吕宇鹏,徐淑琼.21世纪新型材料.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1版,2011年

(2) 奚传绩.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第3版) 2011年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1986年12月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 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佛朗西斯.人性场所 2001年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 杨昌智 刘光大 张念平.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方法与系统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 华,江亿,张涛.温湿度控制空调系统(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 宁津生,陈俊勇,李德仁,刘经南,张祖勋.测绘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1) 霍然,胡源,李元洲.建筑火灾安全工程导论(第2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 弗朗西斯·施特塞尔.化工工艺的热安全:风险评估与工艺设计.科学出版社

(2) ·克劳尔,约瑟夫·卢瓦尔.化工过程安全理论及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

(9) R?柯朗, H?罗宾,I?斯图尔特.什么是数学(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1) 詹姆斯?P?沃麦克,?T?琼斯,?鲁斯.改变世界的机器.商务印书馆

(2) 维纳.《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大学出版社

(1) 菲利普?科特勒,凯文?莱恩?凯勒.营销管理(第14版·全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 ?F?史普博.经济学的著名寓言:市场失灵的.上海人民出版社

(1) 托马斯?L?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一部21世纪简史.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0) 周其凤,胡汉杰 .高化学——跨世纪的高科学.科学出版社

(13) 中国腐蚀与防护协会.化学工业中的腐蚀与防护(腐蚀与防护全书)(第1版).化学工业出版社

(16)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石油工业中的腐蚀与防护(腐蚀与防护全书)(第2版).化学工业出版社

(18) 麻蒔立男.薄膜制备技术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第1版 2009年

(15) 葛如海.汽车安全工程——现代道交通安全技术丛书.化学工业出版社

(3) 塔马斯?巴特菲, 格兰姆?V. 李.药物发现:从病床到华尔街.:科学出版社,2010

(11) 黄春辉,李富友,黄维.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与器件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2) 陈熙谋,陈秉乾.电磁学定律和电理论的建立与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

(9) 约翰·O·西蒙兹,巴里?W?斯塔克.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西蒙兹,斯塔克.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原著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 上下册)2002年9月版.大学出版社

(9) 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图画再现的心理学研究 2012年6月版.广西美术出版社

(15) 恰安,沃格尔.创造突破性产品——从产品策略到项目定案的创新 2004年版.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6) 彼得?李伯庚.欧洲文化史(上、下卷)2012年版.江苏人民出版社

(19) 日本建筑学会.世界的建筑 城市设计:空间要素 2009年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1) 西蒙兹,斯塔克.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原著第4版)2009年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5) 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增订本) 2007年版.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7) 费雷德·S·克莱纳,克里斯廷·J·马米亚.加德纳艺术通史 2013年版.湖南美术出版社

(28) 巫鸿,郑岩.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 2005年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 R.克拉夫, J.彭津.结构动力学(第二版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 范立础,李建中,王君杰.桥梁抗震设计理论及应用丛书(共四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15) 钱七虎,陈志龙北.地下空间科学开发与利用.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6) 李广信.岩土工程50讲:岩坛漫线) 龚勋.全球最美的地质奇观.重庆出版社

(1) 迈克尔?D?迈耶,埃里克?J?米勒.城市交通规划(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安德里亚?伯德斯,托德?利特曼,戈彼纳?梅农.城市交通需求管理培训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马强.“精明增长”:从小汽车城市到公共交通城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 王洪德,丛波.化工园区安全风险评价理论及技术研究.中国石化出版社

(2) 王丽琼 冯长根 杜志明.有限空间内爆炸和点火的理论与实验.理工大学出版社

(3) 宇德明.易燃、易爆、有毒品储运过程定量风险评.中国铁道出版社

(4) R·柯朗, H·罗宾,I·斯图尔特 .什么是数学(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5) 詹姆斯?P?沃麦克,?T?琼斯,?鲁斯.精益思想.机械工业出版社

(4) 奥弗希,得希 .电子商务教程与案例:互联网商务模式与战略(第2版).大学出版社

(5) 安德森,斯威尼,威廉斯.商务与经济统计(第11版)(含光盘).机械工业出版社

(4) 夏皮罗,瓦里安.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 戴维?R?安德森.数据、模型与决策:管理科学篇(原书第1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8) 项目管理协会.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指南)(第四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11) 尼尔G?巴尼.FIDIC系列工程合同范本——编制原理与应用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 凯罗?肯尼迪.管理思想精粹—世界管理大师告诉你(第4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8) 肯?布兰佳,艾伦?伦道夫,彼得?格雷齐尔.一分钟经理人团队版.东方出版社

(3) 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博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 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 E?阿伦森.社会性动物.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 马克斯?韦伯.伦理与资本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

(1) 埃德加?博登海默.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大学出版社2004年

(3) 戴维?奥斯本.摈弃官僚制:再造的五项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 H?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中文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0) 许鈞,穆雷.中国翻译研究(1949-2009).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理查德·莱特是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和约翰肯尼迪学院的教授、美国知名的统计学专家。他历经十年研究,利用研究的调查结果及第一手资料,围绕“使每位学生都充分利用大学时光”这一主题,撰写了这本书。该书以哈佛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来安排章节内容,回答了一切本科生可能面临的问题,如:如何处理好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的关系,丰富个人的学习经历;如何充分利用校园民族、种族多样性这一巨大的学习资源;如何在需要时寻求帮助;如何获得大学教师的有效指导与等。

读完这本书,应该记住这句话:卓越的大学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交往。因此,每个本科生都应该与一位甚至几位大学教师建立这样那样的联系。大学里最重要的不是有多少齐全的设备,有多少古老的爬满爬山虎的教学楼,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好更为宝贵的资源,那就是周围的同学,老师。

【2】德雷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德雷克·博克,美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曾担任哈佛大学校长长达20年之久。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对其的评价是:“环顾世界顶尖高校的校长,不论阅历见识,鲜有出其右者。”《回归大学之道》是博克的代表作之一,该书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畅论当今高等教育存在的弊病,并提出了“大学教育的八个目标”:学会表达,学会思考,培养品德,培养合格,生活在多元化的校园,为全球化做准备,培养广泛的兴趣,为职业生涯做准备。

《回归大学之道》一书虽然是写给教育者的,但是也是写给所有受教育者的,因为“大学教育的八个目标”反过来说,也就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八种素质”,该书为针对教育者提出的合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针对大学生们教育、完善的真切建言。该书内容阐释精辟,引例详尽恰当,既充满了智慧又做到了情文并茂,值得一读。

郑也夫,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著名学者,曾任《实话实说》总策划。《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是郑老师几十年来读书、写作、做学问的体会汇总的产物。全书分为八讲,分别是:第一讲、读社会学有什么用;第二讲、怎么读书;第三讲、学术与日常生活;第四讲、选题的智慧;第五讲、叙事与理论;第六讲、深度;第七讲、文献搜索;第八讲、论文体例。从内容可以看出,虽然这本书是以文科生为主要读者的,但是其中很多方法和经验具有普适性,值得所有本科新生学习和借鉴。

郑也夫教授是个极其幽默风趣的学者,这本书也不例外。《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是一个以做学问为志业、为乐趣的“老学者”向青年学子的、授业和解惑的好书,全书行文风格类似,感情真挚,字字珠玑,却又不失生动,是值得推荐的好书。不仅大一的学生应该好好读读这本书,以便对未来的大学生活有个起码的认识;在大二大三的时候还应该回过头来再读一次,帮助自己重新对过往的学习进行一番审视,进行必要的反思和调整。

《科学研究的艺术》是剑桥大学教授贝弗里奇的经典大作,该书系统的介绍了科学研究的流程、方法和技巧,通过一个又一个生动鲜活的例子告诉大家:科学研究总是从前人研究的理论基础上再进行创新或者总结,阅读文献和期刊成了了解科学知识以及研究范围和内容的主要手段,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地深化对实验的了解,最后总结经验教训,对实验过程加以改进,以至于获得更佳结果。这个过程包括准备工作、进行试验、利用机遇和机会、丰富的想象力、推理、观察、遇到的困难、解决的战略和技术。虽然这仅仅是本关于如何从事科学研究的书,但是其思想深刻,极富洞察力和建设性。

精密仪器在现代科学中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工具始终是人的头脑。虽然我们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去训练和武装科学家的头脑,但是,对于如何充分利用头脑,在技术细节上却几乎未加注意。这书极其可贵的书就是为此而生的,其目的就是把科学研究的实践和思维技巧方面的知识梳理成章,以便作为学生研究工作入门的导引。这本书虽然专门针对传染病研究的学生而写,但其绝大部分内容适用于任何一门科学,值得推荐。

【5】陈春花.从现在出发——大学生的七项.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所有的成功都源于你如何设计自己的生活,而大学时光又是人生活中最特别的时间段。因为当你拥有这段时光的时候,就意味着你具有知识的培育和知识的营养,具有开始人生的征程的厚实的知识基础,因此大学时期所达成的高度,就决定着人生的高度,而这个高度就是你对社会、对人生价值的一个标志。本书旁征博引,从成功的四个基本认知切入,讲述了“永远怀有梦想”、“要探索更多的东西”、“正确的心态”、“时间的价值”、“快乐的沟通”、“激励自己”、“立即行动”等七项当代大学生应该进行的,告诉当前的大学生该如何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如何激发自己的热情,为未来铸就梦想和豪情。

看了太多哈佛张三、李四的才子佳人成长故事之后,总觉得离自己太遥远,书给人的自卑感往往超过了产生的正面价值。该书虽说也是励志,但是并没有讲述太多的光鲜例子,反倒是联系自己长期观察到的中国企业成长模式,给青年人中肯的提了七个成长。也许有人会说这本书的内容趋于平淡,但是在我看来,这平淡恰恰好似师长的谆谆,絮叨却又条条在理。整本书文字爽朗,长短结合,语言朴实,却又不乏珠玑。

《病隙碎笔》是一本思想随笔集,它用生动而通俗甚至是优美的语言追寻和探索了关于我们人生的书籍和未知的道理:人生、命运、爱情、、、,健康的心态、成功的途径和价值、孩子的教育、家庭的纽带??共分六部分,243则,字字珠玑,充满着智慧和安详。对史铁生而言,《病隙碎笔》已不是单纯数量上的又一本散文随笔集,而是一部充满了生命体验的人生笔记。因为他深深明白,生命让自己写作的时间只会越来越少,故而不论病痛如何自己,他都要尽力挤出时间一次次地因病痛而日渐的心灵,然后对所在的世界和所处的时代进行审视,对生命状态和人生意义进行思考。于是也就有了关乎人生命运的“成长”、“生病”、“爱情”、“”、“”、“”、“”、“死亡”等等诸多文字。可以说,凡是个体生命必须正视的问题和必须开解的难题,史铁生都没有回避与躲闪,而是调动了生命的全部与智慧给予一一地解答,从而让读者不时产生心灵的强烈共鸣。《病隙碎笔》一书被誉为2002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

中国当代的作家中,恐怕很难再找出第二个人像史铁生这样爱好玄思并且擅长此道的了。所谓擅长,是指他能够从现实的琐事里撷取那些闪烁着思想的片段,而又能表达得优美、机智、引人入胜,让人不忍释卷。这是一个文学家所表达的人生智慧,而不是枯燥的哲学专著。当然,更不是肤浅的廉价文学。完《病隙碎笔》之后,我们会发现:书中243则充满智慧与安详的随笔文字,是作者以生命的追问方式来不断捕捉思想的火花而逐一写成的,其过程长达三年多。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史铁生在书中所说的一句话:“生命本无意义,是‘我’使(自己的)生命获得了意义。

朱光潜,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本书内容是十二封作者旅欧期间从海外寄到某一家社过的信,从1926年11月到1928年3月,他在《一般》(后改名为《中学生》)上,发表了总题为《给一个中学生的信》的有关青年的十二篇文章。这些文章后来辑成《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一书,由书店于1929年3月出版。《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一本一看便爱不释手的经典,洞察,其言真,其辞切,一一溢于笔端,这是一位和蔼可掬的美学大家在与你面对面地谈天。先生平易而又意味深长的溢于笔端,会在不经意间解开了读者心中的很多困惑,若用“迷糊”“豁然开朗”这些词,也绝不会有夸张之嫌。

一本好书,在你青年时看,能带给你;到你中年时再看,却觉得很恐惧。那是因为,随着你的阅历的提高,你慢慢地看懂了一些之前你没的东西。从看,似乎是书在陪你成长,实际上,书自印刷出版之日开始,就不会再有变动。成长的是你自己。而这本书的境界始终在你之上,它在不断地引领你去发现,去,去提升自己的水平。《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就是这样一本书。薄薄一本,多次再版,应该只因为这是一本经过时代淘汰却巍然独存的书。40年代,《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被奉为青年的开窍之书,大半个世纪之后,对于现在的青年,甚至中年,依然是一本有价值的书。

诗人歌德在文学界一直享有极高的盛誉和,他在有限的一生里孜孜不倦创作了众多不但优秀而且令人高山仰止的作品,从二十二岁写出了《少年维特之烦恼》轰动全欧开始,直到晚年才最终完成的《浮士德》第二部,歌德达到了文学史上与但丁、莎士比亚相齐名的高度。《歌德谈话录》是歌德的助手爱克曼辑录的关于歌德的言论和活动的集子,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歌德版的《论语》。谈话中最为精彩是是歌德关于人生、社会的思考,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实在令人叹服。这位阅世已久的老人,能用只言片语指出他人性格的特征及其行为的目的;他对民族弱点的反思,令人敬佩。。另外,这部谈话录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人和物,多的难以计数,比如,歌德那可爱、活泼的儿媳,高贵优雅的魏玛高层;与歌德一同远足、那欢唱的百灵鸟,避暑别墅边、刻有歌德与希勒名字的橡树,游玩晚中、薄暮里的亘古不变的夕阳??这些内容对于我们深刻了解欧洲文化大有助益。《歌德谈话录》有多个中文译本,其中朱光潜先生的译本最为经典,可惜此译本为节译本,而非全译本,故推荐杨武能先生翻译的全译本。

《歌德谈话录》以“谈话”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方面地体现歌德的思想,内容不多,但是信息量巨大,囊括了歌德晚年对写作、艺术、科学等多方面的人生见解,语言凝练生动,道理深入简出,字里行间频频智芒闪动,充满别出心裁的言论,精彩绝伦。这是一本可以常伴在身的好书。

《美学散步》是已故一代美学师白华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生前惟一一部美学著作,几乎汇集了其一生最精要的美学篇章,其词句典雅优美、充满诗意,是中国美学经典之作和必读之书。要想体验到中国古典艺术至境的乐趣,选择白华是惟一的。中国古代美学遇到白华真可谓是一种幸运,因为他学贯,跳出来又扎进去,这猛子才扎得深。也正是在白华的文章里,中国美学的各方特色被出来并被标举到了极致。阅读这本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作者用他抒情的笔触、爱美的心灵引领读者去体味中国和那些伟大艺术家的心灵,去体味那些风流潇洒的人们的心灵,待得我们散步归来,就会发觉自己的心灵得到了与净化。任何一个爱美的中国人,任何一个热爱中国艺术的人,都应该读这部《美学散步》。

在白华那里,美学是学术,但更是生活。《美学散步》把中国体验美学推向了极致,后人很难再出其右,白华本人作为一个审美悟道者本身已成为一种道显而美的象征。就像刘小枫先生总结的:“作为美学家,白华的基本立场是探寻使人生的生活成为艺术品似的创造??在白华那里,艺术问题首先是人生问题,艺术是一种人生观,艺术式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如何在愈益紧张的异化世界里,保持住的诗意和生命的憧憬,不正是现代人所要关注的一个世界性问题吗?追寻人生之美,让我们从白华开始??

《金蔷薇》的作者帕乌斯托夫斯基对于大众而言是一个很陌生的名字,但是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无不称赞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金蔷薇》是一本探讨文学创作的散文集,全书共十九篇,每篇分别以诗情画意的笔触阐发一个或若干个有关文学创作的问题,从作者的经历、创作等故事说起,让人跟随作者穿行于冬日海岸、夏日森林,与高尔基、蒲宁、托尔斯泰、契诃夫、普希金等文豪隔空交流,使阅读的本身成为了一场穿越爱与美的人文旅行,并在这场旅行的盛宴中到文学之花从萌芽到绽放的珍贵过程。该书文笔优美,具有无可的强大的感染力:那荒凉而阴沉的冬季的波罗的海。那阴郁沉寂的俄罗斯中部森林,白桦和赤杨的叶子闪烁着金刚石一般的光泽;神秘的白夜辉映下涅瓦河庄严的逝水;奥卡河彼岸落日浅红色的斜晖;暮春时节,基辅荒芜的街心花园里,凋零的稠李花在散发着浓郁的香气??爱与美的灵动渗透在在帕乌斯托夫斯基的每一行文字中,每一片树叶,每一朵,都是一种独一无二的美的体验。《金蔷薇》国内有多个译本,其中漓江出版社李时先生的译本质量更佳。

《金蔷薇》是一本让你回忆起时,往往会热泪盈眶的经典,其文字的字里行间洋溢着爱与美的诗魂,就像一朵饱满的金蔷薇一样,只能端详它美丽的花瓣却不敢轻易触碰那些闪着的枝蔓。惟有以一颗,小心翼翼地捧起前人的杰作,即便没有成为作家的天赋和意愿,也要以这份爱与美写意生活。帕乌斯托夫斯基的笔调是浪漫的,但这些情感全部是基于他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人类情感的深刻体验,他对生活,对一切美的事物的发自内心的喜悦

之情,以及善于在普通事物中挖掘不寻常意义的天赋,都会长久地深深地温暖着读者??

《美的历程》是李泽厚的重要著作,它把数千年的文艺、美学纳入时代的框架内,了众多美学现象的历史积淀和心理积淀,具有浑厚的整体感与深刻的历史感。该书夹叙夹议,见解精到,文字简洁,明白晓畅,曾影响了一代青年,引导了一批又一批的读者步入美的。此书于1981年初版,多次再版重印达几十万册,已有英文、德文、韩文等多种译本问世。

一本书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吸不吸引人。《美的历程》恰恰是从内容到语言的精美,让人读来甚为享受,爱不释手。 在这本书中,远古图腾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的狞厉的美,先秦理论的儒道互补,楚汉的浪漫主义,魏晋风度人的主题与文的自觉,世容的壁画、雕塑,盛唐下的青春、音乐性的美,中唐的韵外之致,以及宋元的山水意境和明清的文艺,都被作者以令人赏心悦目的文字一一道来,阅读这部书,也就变成了内容与形式的双重的美的享受。《美的历程》是一部说不完道不尽的美学著作,但是我们在欣赏其内容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它在语言上所达到的登峰造极的高度,当凝聚了中国五千年的,或狞厉,或温情,或奔放,或浪漫的文化以这样一种娓娓道来的形式从作者笔下汩汩流出的时候,我们甚至能听到那其中的环佩铿锵与泉水叮咚??阅读这样的著作,对我们来说,是一种从内容到语言的美的享受。

《哲学的故事》是普利策和勋章获得者,美国哲学家威尔·杜兰特的经典力作。自问世以来,经久畅销不衰。用讲故事的方法,介绍了有史以来的主要哲学家的生平及其观点。本书着重描述了人类史上数十位著名哲学家的境遇、情感与生平,因之,它并不该被看做是一部哲学史,而是一部关于哲学家的故事。这些故事本身奇巧而有趣,加上作者娓娓动听的叙述,使它变成了一部极富魅力的人文经典。该书自问世以来,一直畅销不衰,给热爱哲学但又心存的读者们敞开了一扇亲切的大门。《哲学的故事》出版后,第一年连续再版22次,迅速译成18种语言,掀起了世界范围的哲学热潮。该书因为名气太大,国内有多个译本,翻译质量良莠不齐。其中金发燊的译本最为传神,强烈推荐三联书店的金发燊译本。

如果要写哲学普及读物,估计没有人比威尔·杜兰特更合适了,他博学,深刻,风趣,每有新颖犀利的见解。他的巨著《世界文明史》就是世界史中的翘楚,这本《哲学的故事》也发挥了他一贯的特长:深刻且朴素。从雅典写到美国实用主义,他一边讲故事,一边讲思想的继承与演变,把观念演变的故事写得深刻而浪漫,每个哲学家的答案仿佛都是暂时的,唯有问题是的。威尔·杜兰特则从这些精彩纷呈的暂时性答案中发现思想的锋芒,尤其是从洛克、贝克莱、休谟到康德的关于经验与观念的思辨过程,写得深入浅出,非常精彩。不得不提的是威尔·杜兰特非常擅长写故事,思想之外,也把每个哲学家的生平故事写得生动有趣。 阅读本书,最大的收获也许是这样一种境界,那就是“哲学不能让你富有,却能使你

”。哲学给予我们的仿佛永远是否定性的知识,先哲思想留给我们的,唯有的思维方式。千百年过去,所有的答案也许都已经站不住脚,但思想的方法永远有效。简单地说,哲学让我们懂得思考,也懂得享受思考的快乐。

钱穆,中国学术界尊其为一代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师。他一生写了1700多万字的史学和文化学著作,在国内外学术界有着很大的影响。学界对钱先生的评价是:“钱宾四先生史而以学术流变为基底,直承儒统,开辟,不倚傍前贤时俊。??国学大师之名,章太炎之后,唯钱穆当之无愧。”《中国思想通俗讲话》是钱穆先生后期的与随笔的合集,顾其书名,其意并非是指用通俗的方法来阐述中国的思想,而是要在通俗的文化里出其中蕴含有极精深的中国思想,语言是思想最直接的表现,所以这里的通俗文化主要是语言文化。此讲话贯通雅俗,内容紧凑又有发散倾向,从小处入手但不拘泥于小节,探讨的是规律性的东西。这本书,只讲道理、性命几个词,从中剖析出一部中国思想史,极有性。

钱穆的这本书是用一种大中国文化的视角在讨论中国思想问题,而非拘泥于某一家。从他的叙述中,我看到的是一个二元对立的中国文化,主要的有四篇:道理,性命,德行,气运,四个词都是生活中的常用词,但是钱穆把它们拆开来,每个词的两个字都是有相通之处也有对立之面的,不得不钱穆的学养已至化境。 虽然书很薄,但是确实是本好书,因为它不仅通俗,但又不失学术味,没有花哨的东西却能写得人耐心读下去,而且很有收获,这才是极高的境界。

【3】威廉·魏施德.后楼梯——大哲学家的生活与思考.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本书的作者维廉·魏施德将大量的哲学文献弃置一边,仅在34篇短文中,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介绍了众多哲学家的思想及巨著的核心,使他们的中心问题及其论述变得通俗易懂,同时又避免了因缩略而产生的理解上的偏差。作者匠心独运的描述,使读者在这些哲学故事中找不到任何一点科学的傲慢和姿态。这是一本哲学的通俗读物,它把哲学家们的性格捕捉得惟妙惟肖,极其幽默。例如休谟长得像“喜欢吃虾的肥胖的市政员。”费希特狂傲地:“就连施密特的尿布也散发佳趣的味道。”等等段落让人忍俊不住。该书有三个版本。一个是辽宁教育出版社版本,李文潮,这个版本极好,前面还有哲学家叶秀山先生所作的序。第二个是华夏出版社李贻琼翻译版本,该版文笔平平,表达不出原文的幽默感。 第三个是中国商业出版社吴秦风翻译版本。这个版将原文大量删减,尤其是其中涉及哲学家生平活动的幽默段子,使经典大大失色。

有人说,当你在迷茫、彷徨的时候,就读读哲学吧!因为不是一个人这样说过,而且能这样说的人肯定有他们的充分理由,我相信他们。因此,在你茫然的时候可以尝试走近哲学,寻求一条正确的人生出!后楼梯不是人们进入一所住宅常用的通道。它不像正楼梯那样明亮、洁净、隆重;它冷静,缺乏陈设,有时还有点受冷落。但由此上楼不必刻意修饰,你平常怎么样就怎么来,平常怎么样就怎么做。不管从哪儿上楼,最终的结果都一样,无非是去找那住在楼上的人。走后楼梯可以避免前庭特有的弊病,即在步入哲学之前,你会不经意地流连于装饰大门、前厅和楼梯的枝形吊灯以及神像柱。后楼梯则朴实无华,不易转移注意力,可以使你更快地接近目标。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一起从后楼梯进入哲学,与哲学大师们

当代大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大学受聘担任教授,讲授中国哲学史,其英文讲稿后经整理写成《中国哲学简史》,于1948年由美国著名出版公司麦克米兰出版。此书一出,立即成为人了解和学习中国哲学的超级入门书。其后又有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南斯拉夫文、日文等译本出版,五十多年来,一直是世界各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在影响很大。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此书没有中文本。直到20世纪80年代,本书才由冯友兰先生的学生第一次根据英文本译成中文,首版印刷十万册,很快售罄,成为当时学术界的大畅销书。这样一本书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已自不待言,而尤为可贵者,其对于今日中国的读者亦不失为一本教益丰厚的文化经典。 李慎之先生常说:“中国人了解、学习、研究中国哲学,冯友兰先生是可超而不可越的人物。其依据之一就是冯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该书版本众多,其中赵复三的译本较为权威。

推荐此书的原因在于:1.书小容量大。与冯先生一生四百万言的著作相比,二十三万言的《简史》,不可不谓 “小”,然而它又是冯先生的哲学与哲学思想融铸的结晶。冯先生在该书的自序里也说,此书是“小景之中,形神自足,非全史在胸,易克臻此。”故可谓,“择焉虽精而语焉尤祥也”。2.视野开阔。以一本篇幅有限的哲学史专著,打通的相关知识,虽是蜻蜓点水,仍不失哲人洞见。3.文体畅晓。因为它最初是讲义,所以它的语言极其流畅;因为它是由英文翻译过来的,所以它的文字极其符合当代人的阅读。简而言之,该书可以说是一部可以影响一生的文化经典。

【5】宾克莱.理想的冲突—社会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商务印书馆,1983年

《理想的冲突—社会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是一部评述现代哲学、社会和伦理思想的经典著作,原书初版于1969年。该书是作为其时美国大学关于人性、思想史或现代文明等课程的教材而写作出版的,是一本了解重要的不错的入门书。全书共分七章,每一章都对有关的著作家的基本哲学作了阐述并且提出一些评价性的问题。作者在回顾了20世纪前期,相对主义和实用主义对社会观点的影响之后,着重阐述了1970年代以前对世界有较大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分析的人本主义、存在主义及其主义和等哲学、社会及其代表人物马克思、弗洛伊德、尼采、萨特等人的基本思想和伦理观点,并结合对社会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的研究,分析了现代世界各种对立的人生理想之间的冲突。

这是一本很难找到的老书,但是的确是本好书。好书不应该被埋没。我们遵循什么规则而生活?我们应该什么?群体和个人如何能不冲突?怎样选择?如何选择?宾克莱从现代哲学的各大流派出发出发,带领读者在现代的各种价值观中巡游,通过思辨、比较以帮助读者去除成见的桎梏,为现代人的价值选择提供指南。人生的价值如何定义?理想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什么才是人生的意义?什么样的人生意义是有意义的?如果你思考这些问题,那么这本书很值得大家去一看。

刘小枫作为学者,以独有的学习经历、个人魅力,在思想界傲视群雄,成绩斐然。本书的本质是一场对话,东西文化的对话,主要是中国的儒道与的教思想之间的对话。本书从诗人的意义开始探讨,归纳出了东思想在面对(恶)的存在现实的两种思想归属——逍遥与。其实,《与逍遥》也是一本精简的哲学史,它专注于启蒙至今的种种思想,而不离“”这一标。又因它时刻与东方互相映照,凡推理无不极致,凡论述非要透彻,读起来非常畅快。如同两个的人一番思辨,虽不能彼此,但互相理清了思,又可以激荡生长出若干新问题新想法来,这个过程实在极有助益。该书虽然涉及的哲学思考,却并不需要害怕这本书的高度。漫卷诗书,同样可以找到你自己独有的收获。

哲学总是要探讨终极命题的,该书从的一些诗人和哲学家入手,研究他们如何承担人生来要面对的“恶”。这些主人公们的追问在作者的笔下条分缕析,实际上指向两个不同的方向:或者逍遥。当然在这两个大的方向下还有很多各自的差异。作者通过一种绵绵不断地阐述而不轻下断言的笔法,使读者在本书的世界里遨游,仿佛永远没有尽头;与此同时读者又迫切需要知道些什么,紧跟着它,希望尽快穷尽前面的途。哲学是什么?其实就是解决无决的问题的过程。这本书同样没能解决什么,不过读者却得到了安慰。因为你和那些伟大的灵魂靠得更近了??这是一本充满着思想与智慧的奇书,值得推荐。

【1】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世界史纲(上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世界史纲》出版于1920年,是威尔斯写给所有历史爱好者的简明读本,以无比开阔的视野、轻快简洁的笔调将自生命起源以来的生物及人类历史,有条不紊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它无疑是一部通俗的史书,但它具有非凡的吸引力,也具有非凡的价值。它没有严肃史著的学究气,它关注的是人类文化的遗产,包括思想、文化、教等遗产,而这是人类文明历程中真正具有价值的东西。本书论述了从地球的形成、生物和人类的起源直到现代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横跨五大洲的世界历史,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经典巨作。《世界史纲》无疑是一部最适合于普者阅读的历史著作,该书问世后界范围内多次再版,已经成为世界史研究的经典名著,也是脍炙人口、深入浅出的人文佳作。威尔斯这部里程碑式的世界史著,问世80年后:至今仍是难以超越的杰构。细节可以更新,可以补充,但他所确立的基本架构,他对历史的灼见卓识,那是无人可以替代的。

被传统历史教科书了胃口的人们,读读韦尔斯吧的大手笔,他会重新燃起对历史的兴趣。堆积枯燥的史料,硬加上几条牵强附会的结论,是历史书的一大通病,它会让读者迷失在烟雾中。可是威尔斯却具有取精用弘的本事,他们会使你轻松愉快地领略历史的主要风光,带给你一种新的睿智的眼光。看看爱因斯坦对该书的评价吧:“学校应该努力从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的角度来呈现历史,而不是将历史作为一种手段,在成长的一代头脑中培养外在实力和军事胜利的偶像。从这个角度来看,威尔斯的《世界史纲》值得大力推崇。”特别值得一提的,该书的翻译阵容无比豪华强大,其中文译本出自吴文藻、谢冰心、费孝通等一代名家的译笔,完全可以传达出威尔斯原著的神韵。

《中国人史纲》是学者柏杨在九年零二十六天的岁月里埋头整理中国历史而成的一部皇皇巨著。说它是巨著,一是就篇幅而言,全书近八十万字,从盘古开天地的时代一直讲到二十世纪叶满清王朝末期最不堪的那段岁月;二是就影响力来说,《史纲》自出版以来,一直是广大读者了解中国通史的首选书籍;还有第三,那就是《史纲》的成就代表了作家写史的一种高度,在将历史写得精彩好看又不乏深刻洞察力方面,柏杨做出了杰出的成就。

《中国人史纲》的写作特点包括洒脱自在、游刃有余的表述。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持有鲜明的态度,内容别具匠心和视野。全书脉络清晰,重点主题一目了然,大大地方便了阅读。和其他中国史著作相比,此书有如下值得推荐的理由:第一,文字生动,语言优美,富于文采,引人入胜。在章节安排上富于创造。全书以“世纪”分章,以问题分节,给人以明快的感觉。这种明快来于作者使史事的时间变得比较醒目,而分节的问题又多把握得比较适当。第二,在史料运用上也有独到之处。这就是既忠于史实,又不受史书具体叙述的,是充分理解史料实质后的一种创造性的表述。书中处处显示了作者对史料的深入钻研,和运用史料的高度技巧。第三,作者列了大量表格,简明扼要地列举史事,既避免了繁冗的叙述,使史事显得明瞭,又大大增加了史事的含量,使内容显得丰富。第四,最有特色的是,每章最后设“东世界”一节,可使人们对当时的世界、世界与中国的关系,有一个概略的了解,使人感到真正是从天空从其他星球上历史,而不是只从中国从地球上历史。这既给人一种新鲜感,又给人带来一种整体史观,受益匪浅。

蒋廷黻,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外交家,中央研究院院士;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与梁启超一起成为南开大学史学的奠基者;后弃学从政,任政务处长、中国驻联合国常任代表,驻美大使、驻联合国代表,被誉为官员中最知外交的人。蒋廷黻一生经历复杂,亲历了时代的风云变幻。他以学者的眼光与头脑进行观察思考,加之长期身处高位,每有人所未道之处。《中国近代史》一书写于1938年春夏之交。此时,因等待政务处长职务而赋闲在家的蒋廷黻两个月的时间写了这本《中国近代史》。这本著作以中国的近代化为线索,认为“中国人能否近代化将关系国家兴亡”,主要阐述了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近代人所做的自强努力及其失败的原因,本书构建的史学框架和断代史体系,曾引领了近代史研究的风潮,为后来的研究者所推崇,被称为近代中国史研究的开山之作。这本书被称为“诺大著作堆垒成的的塔尖”,“字字珠玑,让人叹绝”。这本五万字的小,在其他历史学家的巨著面前显的渺小,可是足够在近代史的书海中独领。

中国近代史一直以来使我们无法回避的历史,从中学到大学,必然会有一门课讲授这段历史,但是我们对近代史究竟是怎么回事依然模糊不清。蒋廷黻的这本近代史虽然只有薄薄的百来页,却字字精华,涵盖了近代史上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从鸦片战阵到五四运动,从国共合作到抗战前夜,每个事件都有作者独到的分析和观察。很多时候历史并不是你想当然的那样,真实的历史总能让你大吃一惊。多年来,但凡要我推荐有关中国近代史研究书目的,我都没有忘记推荐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不仅因为这本小只有几万字,文字清新优美,叙事明白流畅,而且因为蒋廷黻在这本书中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很不一样的近代史,我们可以不

完全认同他的分析,但我们不能不他的讲述有助于重新认识近代中国,重新理解一个国家曾经走过的。这是一部一定为让你惊为天人的经典之作。

陈寅恪乃中国近代著名学者,曾任四大国学导师之一。《陈寅恪的最后20年》1996年由三联书店出版,很快在全国读书界引发了“陈寅恪热”,并带出许多话题,如关于传统文化、人文、学人风骨,此书遂成为90年代的“标志性读物”之一,而一句“之,之思想”亦被广为传颂。这本书表面上看是一本人物传记,但是也可以作为一本历史著作来读。在这本书里,作者诚然是在试图还原一位大师在特殊年代里的悲剧结局,但他却有意无意地展现了一幅知识在解放初期的相。在陆键东笔下,在陈寅恪晚年生活中“登场”的固然有陈序经、吴宓、梁方仲这些赫赫有名的学者,但也有黄萱、冼玉清、高守真这些几被淹没的名字。正是在这本《陈寅恪的最后20年》中,陆键东揭露了那个令人的史实:在那个特殊年代,陈寅恪在面对中央邀请其出任中古史研究所所长时,竟会提出“不奉马列主义,且要求毛公或刘公给证明书”这个大胆请求。这种“自尊”可追溯至晚清的那里,再自梁启超、王国维等人传于陈寅恪,最终成为我们这个多难的民族在中能沐浴到的少有的几道亮光。正是通过作者的记录,我们才得以知道陈寅恪作为一位“教授中的教授”所具有的强烈文化,正是他的学识和品格,令他在晚年那段孤寂的岁月中依然吸引着众多优秀的知识。这样来看,《陈寅恪的最后20年》或许也可以被作为是一部中国当代史著作来读。

这是一部特定历史时期的著述,时代的不平,一代人的感奋,俱在书中历历可见。将近几十年过去,重读陈寅恪生平出处以及悲喜交织的故事,仍感震动,思绪难平。无声的历史一直在遵循着古朴的,百年中国,貌似几番陵谷,代谢,然历史的忧愁恰如川上逝水,无尽无涯。实际上我们一直活在自以为已成陈迹的历史中,从来未能割断与往昔的恩怨。 在这个意义上,《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依然活在历史中。

这是一部巨著的压缩本。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及其鸿篇巨制《历史研究》早已为专业研究人员和广大历史爱好者所熟悉和景仰,但十二卷本的《历史研究》卷帙浩繁,常令众多心仪者望而却步。汤因比在去世前,根据当时史学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改写了这一巨著,将其压缩为一卷。汤因比在这部著作中,以文明为研究单位,从一个宏大的视角出发,将人类史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察。对已知的至少三十一种文明,汤因比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对文明的起源、成长、衰落、解体加以描述;在此基础上,汤因比还广泛地考察了历史长河中各个文明在时间和空间中的碰撞、接触和融合,其中汤因比闻名遐迩的挑战—应战模式贯穿全书并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该书翻译成中文后,《》曾专门报道并推荐。除此以外,还有两点推荐理由:首先,阅读此书可以帮助您获得一种大的世界性的视野。这本书有着黑格尔式的气魄,用“挑战和应战”这样的大模式去论述了21种文明的兴衰,将人类史当作一个整体来加以考察,发现其中独特之处和规律所在。也许你不同意其观点或者理论,但是这种世界性的视野却是值得我们和学习的。其次,此书信息量大,可读性强。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卷本《历史研究》(修订插图本)与十二卷本相比,篇幅当然小了很多,更加易读,这大大方便了读者。

这一版本不仅是汤因比亲改完成的,而且保留了大部分支撑其观点的历史以及更多的细节。值得特别一提的是,这一大十六开本的著作是一部插图本,共配有四百多幅黑白串文图、地图、图表和九十幅彩图。制作精美的彩图和丰富的串文图、地图以及图表,配有恰到好处的详细说字,赋予了该书新的内容和形式。诚如汤因比所言:“图片不仅增强了文本的效果,而且能传递大量文字无法充分表达的信息。”

【6】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天朝的崩溃》是作者系统研究鸦片战争十余年所得的。作者详尽考订了与战争相关的一系列重要史实,力图以当时的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去理解历史,使许多在今人看来是的现象得以显示其在当时中的“合”。同时,通过对有关人物及其言行活动分析,观察清王朝在历史转折关头的作为,历史进程中的偶然与必然。该书最有价值的论述在于,用翔实的考据说明天朝犯了那些错误(这些错误曾经被掩饰,甚至成荣耀的),这些错误今天如何避免,导致这些错误的观念如何能够改变,书中的微言大致就在这里了。该书中新见迭出,其一系列独到创见曾经在学术界引起很大争议,但是学界近年来该书已具备成为一本在21世纪持续存世的精品之作。

鸦片战争已经过去150多年了,150年前的历史有多少是当下的人们想要了解的呢?有多少对当代有所助益的呢?又有多少是能够在今天仍旧产生共鸣和的呢?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曾说过这样耳熟能详的话“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单纯的记录历史事件当然是有它的史料价值的,把历史置于当时的语境中给予“理解之同情”也是值得肯定的,但历史学更大的意义在于历史应该通过对过去的事件的思考与影响今天,而不仅仅满足于象牙塔内的自说自话。鸦片战争是典型的东文化冲撞碰击的时代,是典型的旧秩序行将崩溃,新时代即将建立的时代,这样的历史背景几乎可以带入每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中去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讨论,茅先生的鸦片战争不无当下社会现实的人文关怀的。《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的再研究》一书的出色之处在于史实考订和重建的,更在于书中试图用一种“当时的”眼光来考察“当时的”鸦片战争,这样的视角的转换往往可以突破固有的思想藩篱,带你进入当时的历史情境,换言之,阅读这部书可以带你实现一次真正的的历史穿越,这样的体验谁会不期待?

该书主要介绍了中国、中国、联共(布)与国际、日本昭和军阀集团这四大力量,以中国大地为舞台发生的猛烈碰撞,分析陪、斯大林、蒋介石和昭和军阀集团精英身后所代表的三种主义在中国的冲撞与较量,该书从这些非凡事件和非物入手,对错综复杂、扑朔迷离、恢宏壮阔的这段中国现代史进程,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全景式和深入剖析。

该书是高层智囊金一南历时,十五年倾注的力作,是第一本把早期历史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解读的图书,第一本用战略思维、战略意识点评历史的图书,第一本可以作为大散文欣赏的历史图书,值得推荐。

阿德勒被誉为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现代心理学之父。《自卑与超越》一书,成书于阿德勒思想最为成熟的时期,它反对人类的一切行为均可溯源于“性”的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出于自卑感及对自卑感的克服与超越。这就是《自卑与超越》的主要思想内容。什么是自卑?阿尔弗雷德? 阿德勒在此书给出的定义是,“当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应付的问题时,他表示他绝对无决这个问题,此时出现的情绪便是自卑情绪。” 人类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自卑,有可能摧毁一个人,使人或自甘,或发生异常。但另一方面,自卑也有可能使人发愤图强,力求振作,以补偿自己的弱点。在该书里,作者以平易轻松的笔调,描写了自卑感的形象、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以及个人如何克服自卑感,将其转变为对优越地位的追求,以获取灿烂的成就。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为了摆脱自卑选择了错误的方式和错误的目标,问题就随之而来。当人们在职业、社会、性这三个生活的主要方面频频问题,他所表现出的就是一种屌丝的人格气质。屌丝气质的后果是合作能力的,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合作的话,并不仅仅是这么简单,推向极致的话,这个人会在职业,婚姻,社会等各个方面遭受严重的挫折。而如果要改善一个人的神经症的话,也只有从加强合作的能力方面入手。 超越屌丝心态,让我们从阅读这部书开始??

《逃避》是法兰克福学派埃里希·弗洛姆的代表之作,一本以分析心理学为切入点剖析极权主义和现代社会的惊世力作,与哈耶克的《通往之》,波普尔的《社会及其敌人》并称为反极权主义三大经典著作。其实从最简单的意义上说,这仅仅是一本探究现代人的孤独心理成因的作品。《逃避》分析了自文艺复兴以降,资产阶级文明是怎样通过、、、市场竞争等各方面手段将人置于彼此孤立的境地,其结果是:一方面,由于人的个性化日益加强,获得越来越多的;另一方面,则由于人们之间的关系日益和敌对,在心理上感到更多的孤独和不安,人们由于不了这种随而来的孤独和寂寞,乃至患上病,由此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逃避这种社会的。作者指出,对孤独的克制,对世界的和使个性都是消极的逃避方式结果是失去个人的。他认为最好的逃避方式是自发的爱和工作,从而使个性得以完善的发展。

推荐此书的原因在于:第一,弗洛姆文笔的以深入浅出和平易近人著称,该书有很高的可读性;第二,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孤独和对待孤独。《逃避》告诉我们,当人成长,个人化过程的另一面就是日益的孤独.的代价就是孤独,放弃了孤独也就渐渐的失去了。每个人都由于而孤独、自大;同时,每个人因为而寂寞、自卑。追求就不要逃避孤独,这是时代的宿命??

古斯塔夫?勒庞,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他自1894年始,写下一系列社会心理学著作,

以本书最为著名;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已有的著作中,最有影响的,也是这本并不很厚的《乌合之众》。古斯塔夫?勒庞在他在书中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对人们理解集体行为的作用以及对社会心理学的思考发挥了巨大影响。《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在已印至第29版,其观点新颖,语言生动,是不可不读的佳作。勒庞是个他生活在法国不断的年代里,经历过巴黎和法兰西第二帝国等历史时期,亲眼目睹了法国在传统的与权威崩塌后,在近乎教般的中,退化成一群、善变、极端的原始人,在少数人的下,会毫不犹豫地做出骇人听闻的,事后却要求爱国主义的荣誉勋章。于是,勒庞在他的名作《乌合之众》中总结道:缺乏,依赖于与权威的引导,用想象来判断,模仿他人行为,简而言之,是的。

《乌合之众》不是严格的学术著作,但在大众心理学领域,它却是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在思想正日益被格式化、工具化的时代中,这样有穿透力的文本实在值得一读再读。 “多数人永远正确”,这是我们经常会产生的,因为面对众意,我们会不自觉地怀疑自己。其实,群体更容易采取极端的解决方案,更自恋,也更,并因此而引发危机。就像刚上台时的,昨天还是一个民族,人人谦和而深邃,可一夜之间,他们却突然成了狂热的,愿意为有计划地消灭另一个民族而奋斗。《乌合之众》这部书提醒我们,作为一个成熟的,任何时候都不要丢弃意志和,否则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在中国文化中,金刚经是影响非常大的一部。本书是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有关《金刚经》的讲记。作者依据梁代昭明太子的分法,将《金刚经》分为三十二品(相当于章),然后逐品作了。每一品均以一首偈颂作总结,以阐发自己的。《金刚经》的核心主题之一是:“云何降伏其心”,在这个意义上说,《金刚经》可以说是中国古典经典文献中的心理学著作。

南怀瑾先生的《金刚经说什么》乃是其讲课的记录,由旁听者录音整理并后期校对的。因为是讲稿,所以很口语化,通俗易懂妙趣横生,不像一般讲那样晦涩或者故弄玄虚。南怀瑾先生多年,通今博古,学识渊博,生性豁达幽默,这本书引经据典,层层深入,把的金刚经解释给你听。让你自己去意会,去。这是一次美妙的阅读体验。任何时候,烦恼啊急噪啊焦虑啊茫然啊,普通人的负面情绪来袭,翻开这本书,随便从哪页看起,都觉得灵魂仿佛得到一只温柔手的梳理,说不出的舒服爽利。每个毛孔都张开了,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新陈代谢,焕然一新。

霭理士是英国著名的性学权威,他的七大本的《性心理学研究录》对于医生、心理学者和其他的学术专家是相当重要的参考书。而霭理士在这部巨著之外另有一本比较尽人可读的性心理学,一面把《研究录》的内容则要再介绍一过,一面把《研究录》问世以后二十年里这门学问所已获得的新进步补叙进去,这本书就是《性心理学》。《性心理学》是霭理士的代表作,相传上世纪80年代文科大学生几乎人手一本。大学的老教务长潘光旦先生是其中文,潘先生的翻译不仅逐字逐句与原文相符,而且最人所乐道的是潘先生的近十万字的注文,触类旁通,相映成趣,让人拍手叫绝。此书的科学普及价值毋庸置疑,但是该书宽容的视角,平和的叙述,带着平等的、毫不歧视的人文关怀的来看待性的种种,此种眼光直到今天

还是大多数我们无法超越的。现实,不是,也不是,才是我们当代性教育的应有之义。

有的书在开卷之初就能给人带来狂喜,但在以后重读时却难以找到最初的兴奋;有的书在初读时显得平淡,甚至晦涩难通,但只要有着足够的耐心,在一遍遍的重复之下,也会显出一种美丽,由此而通向一个新奇的世界。《性心理学》就属于后一种书。严肃的著者,博学的译注者,谦虚的,完全没有因而,也没有因蒙昧愚蠢而羞涩,这是这本书成为经典的原因所在,值得推荐。

威廉·詹姆斯,美国本土第一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也是教育学家,实用主义的者,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也是美国最早的实验心理学家之一。《教经验种种》一书正如书名体现的那样,它并不是一本教宣传册,而是试图站在一个教之外的立场进行研究的书,再确切一些,是一本心理学著作。作者也说:“假如这个研究是心理学的,它的主题就不是教的制度,而必然是教的感情和教的冲动。”在这本书里,詹姆斯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教经验(神秘经验)存在的肌理,他承认教经验的客观存在,并从而了背后的心理学依据,他认为相的对象,根本不是通过概念,而是通过对这种实在的直接感受,是经验中的相遇。教实质上意味着个人独自产生的某些感情、行为和经验,使他觉得自己与他所认为的神圣对象发生关系,“教的目的不是,而是生活,更多的生活,更广阔,更丰富,更满意的生活。无论在哪一个发展层面上,热爱生活就是教的冲动。”

《教经验种种》是一部从个人经验角度观察教作用的著作,入选全世界50部经典之一。该录和解读了全世界100多位人士的高峰体验和出神经验。他的生动实例和精彩描述,激发了国内外好几代读者的兴趣和想象力,直到今天仍是心理学和领域的极重要的一部经典作品。该书思清晰,洞见迭出,百年之后仍让人。尤为重要的是,本书虽然讨论的是严肃的教哲学命题,但书中分析了大量的个体传记资料,叙述生动,情节跌宕,充满了小说的趣味,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值得推荐。

加里·沃塞曼的《美国基础》在中国并不是一部名气很大的书,但是却是一部极好的了解现代活动的入门书。该书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为什么是,第二章为:竞赛规则,第三章为行政部门:总统和官僚机构,第四章为立法部门:,第五章为司法部门:最高法院与联邦法院系统,第六章为和:整治竞赛参与者,第七章选民和政党,第八章为利益集团和新闻媒介,第九章为谁胜谁负:多元论和精英论。书后还有关于宣言以及美利坚合众国的附录。

推荐此书的原因在于:首先,可读性强。这部书从头到尾都非常吸引人,毫无学究之气。每一章都有非常鲜活的实例引入讨论,语言幽默,分析透辟却又不失生动。其次,论述严谨。整本书中作者所说的每一个定义,作者对问题的探讨以及个人观点的叙述都很严谨,尤为不

易的是作者做到了严谨却又不繁琐,这是一种极高的写作境界和学术境界。最后,条理清晰。很多学类的入门书由于内容关涉过多,读起来会感觉有些庞杂,条受到了损害。沃塞曼在这部书中大胆的去除了非专业人士无需了解的内容,确立了一个精炼的写作框架,因此整本书读下来读者的思很清晰,阅读的感受就是一个字:“爽”。

克里思?马修斯在美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如果走进美国,你会发现许多城市的大街上都着他的巨照片。而奠定他的名声的就是这部百年难遇的经典之作、被《读者文摘》评为最佳非小说类作品的超级畅销书。马修斯曾先后担任美国弗兰克?莫斯的助手、第39任总统吉米?卡特的撰稿人、蒂普?奥尼尔的首席助理兼发言人,数十年生活在政坛高层的幕前幕后,经历,目睹了许多人物的沉浮成败,是一个真正了解,懂得的人。马修斯认为,政坛风云人物的成功智慧与从政艺术,不应该只对雄心勃勃的人士有价值,其中包含了人类的真理,应该让更多的人分享,去实理人生,事业的成功与辉煌。所以,他便写下了这本政坛成败潜在,像优秀小说一样脍炙人口的佳作。 自1988年首版以来,本书在美国一直畅销不衰,并被迅速译成其他语种,在许多国家流传。它不仅受到人士的钟爱,也备受企业家、公司白领、大学生、青年人的欢迎。本书的问世使马修斯获得了“游戏的分析师”、“当代的马基雅弗利”的称号。

《硬球》会是本让你相见恨晚的书。很聪明的人为什么会变为苦力,而公司和各种组织里为什么会有三六九等,原因有很多:表达能力、性格、为人处世的方式,等等。出身单纯、数十年光阴大多花在寒窗苦读的人们,不免自负聪颖,满含自信地、者无畏地社会。而社会从来不象我们想象中那样依据几个简单的原则运转。《硬球》独创的一个寓意深刻的概念,既指人物为了胜出、和成就而展开的讲求实际、大胆出击、不畏、“过关斩将”的竞争游戏,也指他们进行这种“硬碰硬”或者说“打硬仗”的激烈游戏时,所使用的各种巧妙有力的手段与技巧。热爱竞争,然后掌握竞争的正确手法,是这本书要告诉我们的,也是它的价值所在。

罗伯特?达尔,美国学家,耶鲁大学教授,曾任美国经济学家、分析家。达尔是世界范围内理论的第一人,学界的评价是“当达尔谈起时,每个人都应该洗耳恭”。《论》是罗伯特?达尔专门为了普者的意识的启蒙读本,这本书从的起源、理想的、现实的、的条件和的前景等方面,为人们理解提供了一个指南。

《论》这本书简洁通俗 ,薄薄的一本,写得清晰透明而无学究气。要了解的

剪辑精灵    手机版    网站地图    QQ号:20198030